生命之道(上) 程世光 2007.12.23
講壇 生命之道(上) 程世光 2007.12.23
讀經:約翰壹書一章1 ~ 4節
這世界是有許多不安、罪惡和苦難。在不安的社會,我們有沒有可能有平安?在罪惡的世界,有沒有可能不受罪惡的污染?在愈來愈多苦難的世界,我們是否能不被苦難打倒?在令人失望的環境,還有希望嗎?人還有理想嗎?

魚在海中自由自在的游。海水是鹹的,在海裡生活的魚卻不是鹹的;它周圍的水都是鹹的,它卻不是鹹魚。為什麼?因為魚有生命,它的生命就叫它超越周圍鹹的海水,不成為鹹魚。今天也是一樣,我們需要的是什麼呢?口號嗎?夢想嗎?美好的環境嗎?不是這些,而是生命。這生命能叫我們在不安的社會有平安;在罪惡的世界,不被罪惡污染;在多有病痛苦難的世界,有奮鬥的力量,不被苦難打倒。這樣的生命嗎?有這樣的可能嗎?讓今天的聖經告訴我們。

一、耶穌基督原有的生命之道
祂是超越時間,永恆的道。v1「起初」更貼切的釋譯是「太初」。祂是誰?祂是從太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我們都有過去,也有未來。這過去和未來,是時間的先後次序。也說明了,時間是以直線在前進的。「太初」指時間之前的永遠,也就是從過去的永遠耶穌基督就存在。祂是誰?v2祂是那永遠的生命。這裡的永遠指時間之後的永遠,所以,祂是那持續到未來永遠的生命。太初是時間之前的永恆,而永遠是時間之後的永恆。耶穌基督不但過去永恆的生命之道,也是直到未來永恆的生命之道。人活在世界上不過短短幾十年,在這幾十年中,我們有時間的觀念,有永恆的渴望。如果,不認識這太初永恆的生命之道。我們對永恆只能想像,只能猜測,不可能明白永恆的事。我們不曉得人從那裡來,要往那裡去;更不可能認識,進入上帝永恆的國度。

祂是原有的道。既是原有的,就不是後來有的。也就是說,祂是原有的創造者,而不是後來有的被造者。古今中外許多宗教信仰是被造的人尋找神,他想像神怎樣,神就是怎樣的神。因此,我們看見有太陽神、河神、山神、樹神、石頭神,有人把歷史人物當作神,也有把神話故事的人物當作神。這些都不過是被造的人想出來的神,他們不是真正的神。

耶穌基督是原有的創造者,祂按照祂的形像造了我們。因為祂是慈愛的,我們需要愛,人與人之間應當相愛,而不是仇恨;因為祂是善良的,你們應當善待周圍的人;因為祂是完全公平公義的,所有的法院和政府都應當公平公義;因為祂是完全誠實的,我們應當誠實;因為祂是聖潔的,我們應當有聖潔的生活。因為祂是智慧的來源,我們希望自己有智慧;因為祂是完美的,我們有完美的觀念;因為祂是永恆的,我們雖然活在暫時的時間裡面,卻渴慕永恆。祂是原有的道,是一切真正慈愛、善良、公義、聖潔、誠實、智慧和完美都是從他而來的。只有當我們真正認識他,我們才找到一切真正的美好和答案。

祂是原有的生命之道。你我都有生命,但祂的生命和你我的生命不同。祂的生命是創造者的生命,你我的生命是被造的生命。創造者比被造者,更了解被造者。祂既按照祂的形像創造了人,就比一切的人更了解人。人生有許多問題,只有到原有的生命之道面前,才有解決真正問題的可能。只有我們認識他,接受他,我們的人生才可能有意義。只有按照他的旨意生活,我們個人的潛力才有最大發揮的可能。音樂之父巴哈是敬畏神的基督徒,他的一生有許多困苦艱難。當他要作曲的時候,先謙卑跪在神面前,把自己奉獻給神。曲子完成了,簽名並寫上一句話“唯獨為了榮耀上帝”。他既按照神的旨意奉獻自己,為著神的榮耀而作,就不被困苦艱難打倒,所寫曲子成為經典之作,流傳後世。所以,你認識他,你的人生有意義,你按照他的意思生活,你的潛力有可能得著最大的發揮。

二、生命之道可以體會經歷
21世紀有許多危機,富貧不均是危機,環境污染是危機,而更大的危機是檯面上的領袖,沒有榜樣,缺乏好品格。你看見有的領袖A錢;有的好色,婚姻失敗;有的說謊;有的詭詐,口不擇言;有的貪愛權力,拼命擴權;也有的為了權力,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當公平、清廉、善良、和睦這些基本的道德都愈來愈難,理想漸從我們腦海中消失。人不應有理想嗎?理想有可能實現嗎?使徒約翰所處的第一世紀有諾斯底主義,他們有許多理想,他們的理想和完美,只停留在思想界,從來不會實現在現世。

  這位生命之道不是這樣,祂曾經顯現出來,使徒約翰曾經看見祂,聽見祂說話。v1「親眼看過」強調看見後,仔細冷靜的觀察和思考;「親手摸過」指這是真實的經歷。這不是理想,不是教條,而是真正實實在在活出來。他的生活顯出真正善良、公義、慈愛、智慧和一切的真理。

現在流行嗆聲。你嗆我,我嗆你。你看我不順眼,作得那麼差;我看你一無是處,都是你的錯。耶穌基督怎樣面對嗆聲呢?耶穌基督三十歲出來傳道,耶穌的門徒腓力去找好朋友拿但業,說他遇見了舊約所預言的彌賽亞,就是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聽了,不但不接受,反而輕看耶穌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耶穌時代拿撒勒是小地方,只有一條街,長五十公尺,沒有學校,沒商業,與外界也沒有什麼接觸。只因在窮鄉僻壤的拿撒勒長大,就看不起耶穌。當我們被人批評,輕視的時候,渾身發熱難受,那是我們最能感受自己存在的時刻。因為我們的自我被攻擊,我們的尊嚴受損傷。對別人無理的輕視,我們可能自憐自艾,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想挖一個洞鑽進去,逃離這個羞辱痛苦的地方。我們也可能馬上反嗆回去,出一口氣,你怎樣羞辱我,我就怎樣羞辱你,誰怕誰。我們也可能心中氣憤不平,暗自立誓,有一天一定報復,叫他好看,贏回我的尊嚴。

主耶穌被嗆,被輕視。他沒有自憐自艾,內心受傷;沒有反嗆回去,出一口氣;更沒有氣憤不平,尋思報復。他說:「他(拿但業)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祂指出拿但業的內心世界,他沒有詭詐,只是心直口快,這些話沒有惡意。你發現祂超越個人的榮辱得失,用愛心、善良和智慧去了解輕視他的人,指出人內心的真相。祂的一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謊話,沒有一句骯髒污穢的話,也沒有任何謾罵誇大的話。祂在輕看中,顯出那真正的完美。這是使徒約翰親身經歷的,也是你我可以感受到的。(待續)




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

來源網址: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modules/sections/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d=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