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們的教會—蘇長老訪談錄 張召雅 2002.05.05
認識我們的教會—蘇長老訪談錄 張召雅
前言:我在中華福音神學院上一門課:「社區營造與教會增長」,因此閱讀了一本書「以一不能概全—多元化教會增長策略」(葛瑞•麥金塔著,胡加恩譯,華神出版)。這本書的內容是藉著第一人稱「我」牧師和另一資深牧師包柏的對談,每週一次碰面討論一些話題,如:教會的會眾關係傾向為何、教會的組織為何、誰策劃教會事工方向、教會增長的策略為何等。
「我」牧師透過這段歷程釐清自己和教會的定位,並加以規劃執行教會的拓展工作,於是從原來35人會友,增至二百八十多人聚會的教會,果效顯著。於是我也運用這本書的問題題綱,訪談本教會的蘇義雄長老。與蘇長老一席話,讓我體會:神的國度不只是小教會、中教會或大教會,而是在整個世界;神的子民也不只是基督徒或基督徒的親人朋友,而是每一個生命。能把自己像亞伯拉罕將生命中最重要的部份擺在神的祭壇上,神就會造就一切。以下摘錄我和蘇長老訪談的內容,與弟兄姊妹分享:
* 問題1、教會的組織為何?
長老答:我們教會的組織是「長老治會」,但我們的長老不是一個人,而是「長老群」。長老的工作是:教導、牧養、管理;而傳道人則是:教導、牧養。在教會組織各組中分別選召執事或資深同工擔任執行者。整個組織體系圖如下:






























*問題2、教會的會眾關係傾向為何?
長老答:我們教會的會眾關係重在「生命關係」,每位信徒要追求生命的成長,而不是重活動、重表現,在生命的成長中,自我省察,活出神的話語與公義、聖潔、慈愛、憐憫與信實,在肢體關係上著重肢體間的「生命關係」,不但互相關懷,更彼此造就。我們設立團契或小組,都是為了達到這種關係。
*問題3、誰策劃教會事工方向?
長老答:我們教會是長老和傳道人一起做決策,然後執事依決策執行;但其實長老傳道人的決策又是來自執事的意見。這種意見由下而上,而決策由上而下的方式,我常以日本人說「catch ball」來比喻,如同捕手和投手的關係:捕手做決策,投手做執行,從一來一往做暗號中,彼此協調最後的結果。
*問題4、牧者的角色為何?
長老答:雖然名義上是長老和傳道人是牧者,擔任關懷和輔導的角色,但我們在觀念上,則是每位信徒都是牧者,都有「君王、祭司、先知」三種角色。從『君王』的角度而言,是因為基督徒是一種尊貴的地位;從『祭司』的角度而言,是因為我們要給別人屬靈幫助,為別人禱告;從『先知』角色而言,我們要有講道、傳福音的使命。而神是我們最大的牧者,人人都直接對神負責。
*問題5、教會的決策如何形成?
長老答:只要合乎真理的事皆可行。對於重大的事情,我們教會不採投票制,只要有一人反對,我們就不斷溝通,直到共識成立。執事們覺得有意見的地方,不怕一個月、兩個月來談,但要充分把意見表達出來,才能集思廣益。
*問題6、教會同工的影響如何?
長老答:因為我們採的是「多人同工團」,大家的理念可以不同、做事方式可以不同,但弟兄姊妹的關係不能斷。任何不滿或不同的想法,長老都可以接受,一旦共識建立,才不會產生消極的抵制。
*問題7、教會增長的阻礙為何?
長老答:目前說起來有:設備不齊全、行政效率不彰、全職同工不足幾點。不過這些要說明的是:有些設備並不是不買,而是希望買了不要閒置。而行政效率不彰,其實是教會很多事集中在週日一天,臨時要借場地、操作器材、物品歸位等事情的處理,難免沒辦法說要就要、說有就有。不過我們現在特別聘請行政主任了,希望在環境規劃、器材管理、採購行政等事情能一步步就緒。
*問題 8、教會增長的策略為何?
長老答:我們教會的異象是:「建立教會,廣傳福音」。
一、「建立教會」包括:(一)各種教育訓練,如:個人佈道訓練、成人主日學等;(二)關懷網,如:各團契小組代禱網、週四禁食禱告等。
二、「廣傳福音」包括:(一)福音預工,如:現代人生活講座、長青學院、免費英文班、社區成長班、社區報等;(二)福音隊,如:六家、中壢、壯圍、魚池、泰北等福音隊;(三)信仰講座班,是針對慕道友認識基督教信仰的課程;(四)差傳事工:配合中華地方教會聯合差傳協會,我們差派宣教士,國外有瑞典,還有佤邦、泰北、泰中、日本等地。國內有:中壢福音中心、六家福音中心、魚池禮拜堂。
路加福音十章:「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這是我們傳福音的依據,誰是我們的鄰舍?就是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看到我們的責任。




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

來源網址: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modules/sections/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d=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