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找一個家庭充電站 王綺青 2016.06.19
葡枝園地 「種子工作坊—親職教育」讀書會心得分享
為自己找一個家庭充電站 王綺青 2016.06.19

常聽別人說:「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學會怎麼做父母的。」這句話在去年弟弟婚姻破裂,帶著快3歲的小姪女搬回來與我們(我與父母)同住後,我才深刻的體認到它的真實性。原來坊間的育兒雜誌及書籍不能當作指導手冊照表操課;親朋好友們的經驗談也不是使用說明。更別說我們要照顧的是一個目睹父母不斷爭吵、摔東西,有時還會被戰火波及、心靈極度受傷的孩子。

在弟弟正式離婚搬回家的前半年開始,小姪女就常常因她爸媽需要空間吵架而被送到我家,於是照顧孩子的責任便落在我父母及我的身上。當時我們都被這個時常哭鬧不休、晚上無法睡超過4小時、有著厚厚的黑眼圈、不到8公斤的2歲多小姪女嚇到了。即便非常心疼她,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撫及帶她,年紀小小的孩子也無法清楚表達她的需要,於是我們4個人(3個大人及1個孩子)懷著戰兢的心情摸索相處之道。我們買了許多的育兒書籍、雜誌,上網看了無數如何幫助孩子撫平傷痛的文章,也試著尋求幼兒心理醫生的幫助;我們帶她參加幼兒啟蒙課程及親子課程,讓她有機會多與同年齡小朋友相處。但幾個月下來,因與爸媽不常見面的被遺棄感及父母仍不避諱在她面前吵架的不安全感,所造成外顯的情緒失控、睡眠問題和沒有食慾的狀況並沒有太大的改善。

當時在無計可施的狀況下,我想到了在教會週報上看到有關「種子工作坊親職教育讀書會」課程介紹,抱著也許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幫助小姪女的心態就報名參加。感謝淑津姐的帶領,讓我藉由閱讀「兒童愛之語」、「孩子不同,需要不同」兩本書,並透過班上所有同學們分享彼此教養與生活經驗,試著尋找自己的盲點。

在參與讀書會近二個學期以來,我學習到每個孩子都是神獨特的創造,就算來自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孩子,他們的思考模式也可能南轅北轍,迥然不同。他們擁有自己的個性和感覺愛的特有方式,我們必須學習表達他們的獨特愛語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我體認到什麼叫無條件的愛,就是無論孩子的情況如何、不管我們的期望為何,還有最難的一點是不管孩子表現如何,都要愛他們。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喜歡孩子的所有行為,而是意味著我們對孩子永遠給予表示愛,即便他們行為不佳的時候。

我試著將書中知識及同學們的經驗與體認對照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出與小姪女相處時適用的方法,也藉由與父母分享在讀書會中所學,慢慢修補自己和父母的關係。每二週一次的讀書會對我而言,不再只是學習教養孩子知識及方法、與同學分享生活與經驗的地方,更是心靈的充電站、能量的加油站。

誠摯地邀請您參與種子工作坊讓自己生命有更多的成長,也歡迎社區朋友們與我們一同經歷神的愛。




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

來源網址: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modules/sections/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d=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