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十39-十一44 2016.08.15-2016.08.21
靈修默想題目─約翰福音

8/15一 約翰福音十章39~42 逃往約但河東
一、v39耶穌怎樣處理危機?我求主賜智慧,避開危險、陷阱嗎?
A:猶太人要捉拿耶穌。耶穌卻逃出他們的手走了。

二、v40耶穌去哪裡?我順從聖靈帶領,到神要我去的地方嗎?
A:耶穌往約但河的東邊去,到了施洗約翰起初施洗的地方,就住在那裡。

三、v41~42那些地方的人有什麼改變?我效法主耶穌,有美好見證嗎?
A:有許多人來到耶穌那裡。他們接觸耶穌後,說,施洗約翰一件神蹟都沒有行過。但他指著耶穌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的。在那裡,信耶穌的人就多了。

8/16二 約翰福音十一章1~6 拉撒路病了
一、v1~3拉撒路生病,他們怎樣作?生病時,我禱告求主醫治嗎?
A:馬大和馬利亞就打發人去告訴耶穌說:你所愛的人病了。

二、v4耶穌說了什麼?我相信,神能在病痛中,彰顯祂的榮耀嗎?
A:拉撒路的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三、v5~6耶穌採取什麼行動?我順從聖靈,等待按神的帶領行嗎?
A:耶穌向來愛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聽見拉撒路生病,在所居之地仍住兩天。

8/17三 約翰福音十一章7~16 前往猶太地
一、v7~10耶穌為什麼要去?我效法主耶穌,幫助有需要的人嗎?
A:猶太人最近要拿石頭打耶穌。耶穌堅持要去,因為白天走路,不會跌倒;黑夜,就必跌倒。耶穌是世上的光,要照亮、幫助馬大全家不跌倒。

二、v11~15耶穌怎樣幫助門徒?我求主賜智慧,幫助人明白真理嗎?
A:耶穌先用「睡」形容拉撒路的死亡,耶穌要去叫醒他。門徒認為,若拉撒路只是睡了,就必定會好過來的。耶穌明確告訴門徒拉撒路死了。他還沒有到拉撒路那裡就喜樂,是要門徒相信他能叫拉撒路復活。

三、v16多馬發表什麼意見?我按經驗判斷,或相信主的話。
A:多馬認為拉撒路既已死了。猶太人要用石頭打耶穌,和耶穌同去,只不過是和拉撒路一起死。

8/18四 約翰福音十一章17~24 你早在這裡
一、v17~20馬大、馬利亞怎樣待耶穌?我接受不同個性的人嗎?
A:耶穌到了,拉撒路在墳墓裡已經四天了。馬大聽見耶穌來了,就出去迎接耶穌,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裡。

二、v21~22馬大說什麼?我埋怨,主給我的環境太困難嗎?
A:耶穌若早來,拉撒路必不死。就是現在耶穌向父神求什麼,父神也必賜給他。

三、v23~24馬大怎樣解釋耶穌的話?我誤解神的話嗎?
A:馬大認為耶穌所說拉撒路的復活,是末日復活,不是現在復活。

8/19五 約翰福音十一章25~32 復活在我
一、v25~26耶穌要馬大相信什麼?我求主賜信心,相信主的話嗎?
A: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耶穌要馬大相信,他現在能使拉撒路復活。

二、v27馬大怎樣回答?我相信自己的經驗,超過神的話嗎?
A:馬大說: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馬大仍然不相信拉撒路現在會復活。

三、v28~32馬利亞說什麼?我不能接受神給我的艱難嗎?
A:馬利亞俯伏在耶穌腳前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8/20六 約翰福音十一章33~40 看見神的榮耀
一、v33~37耶穌心情如何?我真誠愛人,付出行動、感情嗎?
A:耶穌看見馬利亞哭,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嘆,又甚憂愁;因為他們缺乏信心。前往墳墓時,耶穌流淚了,眾人感到主耶穌多麼愛拉撒路。

二、v38~39耶穌內心如何?要求什麼?我清楚,並堅持按神的心意行嗎?
A:耶穌心裡悲嘆,要求把拉撒路墳墓的石頭挪開。馬大卻攔阻說,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身體必是腐敗、發臭了。

三、v40耶穌說什麼?我求主賜信心,相信神和神的話,看見神的榮耀嗎?
A:妳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先有信心,才能看見。

8/21日 約翰福音十一章41~44 拉撒路復活
一、v41~42耶穌怎樣禱告?我常常禱告,經歷神垂聽禱告嗎?
A:墓石挪開後,耶穌舉目望天禱告,感謝父神已經聽他的禱告,並且知道父神常常垂聽他的禱告。耶穌說這些話,是要叫周圍站著的眾人,相信父神差了耶穌來。他要使拉撒路復活,是父神差他行的;他是父神的兒子。

二、v43耶穌說什麼?我說話,按神的心意或隨自己的意思?
A:耶穌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

三、v44已死的拉撒路如何?我相信神能作,人作不到的事嗎?
A:已死的拉撒路就從墳墓裡出來了。他的手腳都裹著布,不能動,臉上包著手巾,居然從墳墓出來。耶穌對眾人說,解開纏裹他手腳的布,讓他走。




這篇文章來自 台北基督徒南京東路禮拜堂 NKEC on WEB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

來源網址:
http://www.nkec.org.tw/group/html/modules/sections/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d=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