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剛強作工﹝上﹞ 沈明鋒 2008.02.17

講壇 當剛強作工(上) 沈明鋒 2008.02.17

讀經:哈該書二章1〜9節
基督徒習慣互道平安,但是我們真的有平安嗎?根據有些民調的顯示,現今快樂的人越來越少,不快樂的比率越來越高。當一個人健康亮起紅燈時,會讓人感到擔憂;當經濟出現問題時,會帶給我們惶恐;當人際關係不順時,會令人深感挫敗;我們常活在無奈與無力感裡,活在欠缺平安的當中。有一個人很落魄、很潦倒,就跑去算命,想知道未來是否會有轉機。算命的對他說:「你過去的十年,過的並不好;未來的十年,仍然不好過;但是過了五十歲以後就好了。」這人聽後眼睛一亮,就問道:「是不是五十歲以後,我就可以時來運轉?」算命的回答說:「不是的,只是過了五十歲以後,你就會習慣了那樣的生活。」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我們當然不能去算命,但我們是否會像那個算命的人所說,日子久了人就會習慣了他目前所過的生活?我們是否日子一天過一天,在生活中少了目標,在生命裡少了方向。我們曾經懷有的理想、抱負早就都不見了,雖然聖經說:主耶穌來是要叫人得豐盛的生命,但實際在生活裡,我們卻無法活出那更豐盛的生命。

囿於所處情境—被擄歸回,重建受阻;忘記異象,喪失鬥志

我們來看舊約歷史:以色列人在所羅門王以後,就分裂成兩個國家,一個北國,一個南國。北國以色列在公元前722年被亞述帝國所滅,南國猶大多存留136年,也在公元前586年亡於巴比倫帝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三次攻打耶路撒冷,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城,將所羅門王所建的聖殿完全拆毀,還將聖殿中貴重的器皿、金銀財寶,甚至連百姓都擄到巴比倫去。以色列的百姓被放逐到外地,神透過先知尼希米向百姓應許,被擄七十年後他們可以重回耶路撒冷,歸回他們的本家。到了主前538年,波斯帝國興起,神的靈感動波斯王古列,下詔允許以色列人重回耶路撒冷,允許他們在舊址重建聖殿,並且將過去從聖殿中擄來的金銀器皿歸還以色列人。當時以色列人的政治領袖大衛王後裔所羅巴伯及宗教領袖大祭司約書亞就率領第一批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回去的人大約有五萬人左右。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非常高興,第二年就在聖殿舊址立了根基要重建聖殿。當根基立好了以後,眾人就聚集歌頌讚美神;一些曾見過所羅門時代宏偉聖殿的年長者,想到先前的榮美對照如今的荒蕪,不禁悲從中來,大聲號哭。聖經描述哭喊與頌讚的聲音夾雜一起,分不清是讚美還是哭號。當這批人準備開始在舊址重建聖殿的時候,他們的對敵及住在那裡的撒馬利亞人,千方百計要來阻擾,甚至禁止他們繼續動工。所以,從主前536年根基立好之後,因著遭遇攔阻整個工程就停頓下來。直到主前520年波斯王大利烏登基,這些百姓仍然未再重建聖殿,所以神就透過先知哈該對以色列百姓說話。

在哈該書第一、二章裡共有五篇信息,內容分別有責備、有安慰、有應許、有激勵;在第一章神透過哈該告訴百姓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嗎?」神提醒以色列人當初歸回耶路撒冷的目的與使命,乃是要重建聖殿,但如今16年過去了,他們卻忘記要建造代表敬拜、信仰中心的聖殿,亦即沒有讓神成為他們生命的首位。百姓住天花板的房屋,神的殿卻荒涼;以色列人已經完全忘記要重建聖殿,他們只有顧到自己的需要。所以神說:「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神責備他們忘記重建聖殿的異象與使命,經過了這麼多年,他們生活的重心與目標顯然已經改變。

都當剛強作工—認清事實,面對挑戰;堅定心志,積極行動;全能者在,無須懼怕

哈該書二章1-9節是神透過先知哈該,向當時那批以色列人傳遞的第三篇信息,這一篇信息主要是要激勵他們。第一章記載的是責備的信息,在責備之後,當時的領袖所羅巴伯、約書亞及百姓們就醒悟過來,知道應該重新起來建造聖殿,神就再次透過先知哈該來鼓勵他們。今天早晨,我們就要從這段經文來學習,將這九節經文分成三段來思想。

哈該書第二章第一、二節寫到「七月二十一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你要曉諭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的百姓」,其中明確指出日期「七月二十一日」,表示這是一個值得特別記下的日子。原來這是以色列人三大節日之一住棚節的最後一天,是整個節慶的最高潮,而當初所羅門王蓋好了聖殿就是在這個日子將聖殿獻給神,所以神特別選這一天來向以色列人說話。歸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在重建聖殿時遇到難處就停頓下來,雖然這時候他們的生活型態已經有了改變,但他們仍然保持舊有宗教的儀式與過節的習慣;他們以為這樣做就已經足夠了,神應該就可以賜福給他們了。然而神不像人所以為的那樣,祂不是看重我們是否有宗教儀式,是否有作禮拜、奉獻或甚至有服事;神所看重的乃是,人是否將神擺在生命中的首位。重建聖殿對以色列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聖殿代表信仰的中心及生命的首位;可是百姓已經習慣只顧自己的生活,完全忽略了神在他們生命中的託付與使命。昨天正好有一對新人在教會舉行結婚禮拜,當新人步入婚姻之初,通常雙方都會對未來的婚姻生活充滿美好期待,也會暗自立下要如何善待對方及親人的心志。我想問問在座已婚的人,你們回想過去剛進入婚姻的時候,是否亦曾告訴自己要在家族中活出美好的見證,要與配偶有美好的互動?你們曾經立過多少心志,然而曾幾何時,當生活的重擔來了,生命遇到了難處,原先所立的心志是否依舊還在?是否讓人看出你們是基督化的家庭?同樣的,當我們蒙恩受洗的時候,無論是私下在內心裡或是公開在台上作見證,都曾立志一生要為主所用,到如今你那樣的心志還在嗎?也許你也曾虔誠地向神禱告說:我的家人、親友都還未信主,求主使用我把福音帶給他們,也使用我在職場上把福音傳給人。現在,你這樣的心志是否還有?還是你已經在安逸的生活中或是在困難的環境中忘記了這一切?就像當時的以色列人一樣,過了16年以後,老早就忘記了他們還需要蓋聖殿。在他們生命中神是有託付的,但是他們卻只想到自己,一天過一天,習慣了那樣的生活。

第三節神說:「你們中間存留的,有誰見過這殿從前的榮耀呢?現在你們看著如何?豈不在眼中看如無有嗎?」當時歸回的百姓中是有一些年長者,他們曾經目睹所羅門王時代所建的聖殿,而就在66年後的今天,他們心裡不免懷疑,是否能夠重蓋出像所羅門王時代那般富麗堂皇的聖殿呢?所羅門王建殿時是以色列國勢最強盛的時期,有從各地送來的黃金、珠寶做為建材,能請到最好的工匠一起來建造;但今天重新建殿時卻是景況不佳、多所缺乏,就算能夠蓋起聖殿,也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的榮耀、輝煌,因此這些人的心情就非常的沮喪。雖然他們回轉要開始重建聖殿,但在他們心裡仍然帶有負面、沮喪的情緒。第四節耶和華說:「所羅巴伯阿,雖然如此,你當剛強!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阿,你也當剛強!」這裡提到「雖然如此」,表示神完全知道他們的光景和難處,但激勵他們仍然應當剛強!基督徒許多時候遭遇難處內心會產生困惑,自認為都已經按照神的心意去做了,為什麼還會遇到那麼多的攔阻?我想當時的以色列百姓一定也非常納悶,想起16年前他們歸回要重建聖殿時,他們是遵照神的旨意行,他們是何等樂意地擺上,所以隔年也就立好了根基,但是為什麼會有對敵來攔阻?為什麼神沒有幫助他們呢?為什麼神沒有讓事工順利進行?為什麼神沒有讓他們的道路亨通呢?其實,神從來沒有應許天色常藍、人生旅途花香常漫,祂沒有應許我們不遇各樣的難處。在我們的生活中遇到困境、難處,反倒是必然的,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事實,並且要接受那種種的挑戰。人生所有寶貴的東西,除了「救恩」以外,沒有一件是可以白白得到的,即使所謂「白白的救恩」,更是主耶穌為我們付上祂寶貴生命的代價。因為神所要給我們的東西都是貴重的,因此人也要付上應有的代價,需要經過許多的掙扎與熬煉才能獲得。神許可基督徒面對一切的難處,為的是讓我們經過信心的操練,從操練中擁有美好的品格。

這裡説「雖然如此」,但還是「應當剛強」!神指名要所羅巴伯與約書亞「剛強」,剛強是什麼呢?剛強是一種態度與心志,知道前面雖然會有困難,雖然會遇到許多的攔阻,但我們要堅持按照神的吩咐繼續走下去,這就是剛強的表現。當時神透過哈該對這些領袖說話,為什麼要特別把他們的名字一一點出來?我想是因為知道領袖的心態、言行,會深深地影響他們所帶領的群眾。聖經也教導我們要為在上執政、掌權者禱告,我們才能平安、敬虔無事的度日;弟兄姊妹也當為牧長禱告,好讓他們走在合神心意的當中。如果領袖這個人對了,就能帶出對的榜樣,所以所有牧長當為自己及群羊謹慎。哈該除了對領袖們喊話,也對百姓說:「你們都當剛強作工」。在心志上除了要剛強、要有決心之外,更要「作工」,要帶出必要的行動。許多時候我們都只是「知道」,卻沒有帶出行動,沒有實際行動就毫無意義。我們知道要親近神,要好好讀經、禱告,要與神建立良好的關係,但我們有真的照著去行嗎?我們知道要傳福音給周遭的人,要有好的生命見證,但我們有沒有付諸行動呢?聖經說:不但要剛強,還要作工!剛強是心志,作工是行動,我們必須要有積極的行動。

現今經濟下滑、工廠外移,許多人中年失業,在工作上遇到難處。有人從此就待在家中,不願意再務實地找尋工作,不肯勇敢地挑擔家庭生計責任,導致整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教會同工會鼓勵、勸勉待業的肢體應該要走出來,不能再找藉口等待,要有積極、務實的行動。神告訴以色列百姓要剛強、要作工,人生沒有不會遇到困難的,但要積極進取、善盡本份。常聽有人說等他有錢的時候他會很樂意奉獻,等他工作穩定的時候他會很樂意事奉,我知道這樣的人是很少會有行動的。這裡説的是「雖然如此」,雖然不是很有錢、雖然不是很順利,但是仍然設法帶出實際的行動、為主擺上。你們都當「剛強作工」,不但要有堅定的心志,同時更要有積極的行動。(待續)

查詢其它....more 查詢其它....more
[ 回到 A14 沈明鋒長老信息 | 查詢其它....more | 列印模式]